認識登革熱
認識登革熱 |
主辦單位:北區衛生所 |
|
|
內 容 |
|
|
一、什麼是登革熱?
有人叫它做「天狗熱」或「斷骨熱」,它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人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!但是它不會經由人直接傳染給人。
二、感染登革熱的症狀
登革熱可分為「典型登革熱」及「登革出血熱」。
1、典型登革熱的臨床症狀
潛伏期:3-14天,發燒(38℃以上)、頭痛、骨頭關節、肌肉及後眼窩痛或惡寒、發燒3-4天皮膚會出紅疹。
2、登革出血熱
登革出血熱起初的症狀和典型登革熱相似,但在發病3-4天之後,身體會有出血現象,例如皮下出血、牙齦、眼結膜、鼻、腸胃道出血、子宮出血、同時會發生血漿滲出現象。(死亡率約 10-50﹪)
三、病媒蚊放大鏡
台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種類
埃及斑蚊 白線斑蚊
四、防治登革熱的方法
預防登革熱就要從處理蚊子的幼蟲(孑孓)開始,而不只是消滅成蚊。畢竟「沒有孳生源,就沒有病媒蚊;沒有病媒蚊,就沒有登革熱」。
孳生源處理原則
1.儲水或盛水容器:不用時倒置,使用時加蓋。
2.廢器容器:勿隨意堆積或丟棄於戶外,若無法自行處理的大型廢棄物,應交由清潔隊運走。
3.清除所有可能會積水的容器。
4.養殖水生植物的容器:放入水草、小石頭或養食蚊魚。
五、社區作伙逗陣來,為了預防登革熱在家庭及社區流行,我門應該結合家庭及社區的力量,每週選擇一天作為「登革熱清除日」。
|
瀏覽人次:7350 人
更新日期:113-12-05